XiaoboTalk

万万没想到 一

书籍简介


书名: 《万万没想到》 作者: 万维钢 字数:约 171,000 字 类别: 图书 / 非虚构

读书总结


全书读了两遍,第二遍一遍读一遍做笔记,全书从大的方面分为3个部分:
  1. 反常识思维
  1. 成功学的解药
  1. 霍金的答案
全书强调的点正如封面所说用理工科思维理解世界,理工科思维强调理性思考,强调实验和多次实验的结论。全书的3部分都贯穿了这一思想;
第一部分反常识思维,通过各个行业的一些实例和结论,让读者开始反思,自己过去的思维误区,主要围绕确认偏误,概率学展开讨论,讨论设计方方面面,包括娱乐、健康、经济学等领域。
第二部分成功学的解药,继续以理性思维和实验数据来讨论学习、读书、创业。比较精彩的是“刻意练习”、“深度阅读”、“做好读书笔记”等概念。
第三部分霍金的答案,这一部分是我读的比较浅的部分;这一部分回归到了物理学本身的一些知识和事件,比较专业,毕竟作者本身就是物理学大师。另外其中有一些章节谈的灵异事件刚好是我一个人在深夜读的,颇为毛骨损然。这一部分除了一些物理学知识的拓展外,隐约看到了作者的谦卑的写作心里;仿佛在强调对待理工科思维本身也要理性。时刻保持’怀疑精神’和’独立思考’的品质。
最后,终于读完了这本书,收获很大。并且第一次尝试深度阅读,做读书笔记。

第一部分: 反常识思维读书笔记

一:理工科思维看待问题会更加理性,而非感性:


  1. 理工科思维看待问题更关注统计数据和实验方式。
  1. 理工科思维讲究取舍 (trade off),现代社会,生活更为复杂多样,我们要理性取舍;中国自古就有’舍得’的概念,但这个’舍得’多少有些禅意,有些文人气息。但是真正做好取舍是非常难的。大概巴菲特查理·芒格的人生才是 ‘tradeoff’ 的最佳实践。
与理性思维相对应的就是文人思维:喜欢不管不顾,动不动就讲不惜一切代价。 就中国社会而言,是个非常讲人情的社会,从这点来分析,会不会大部分人不具备理工科思维?
书中案例摘抄:
在2007年发表的一个研究中,几个美国研究者以做调查为名招募了若干受试者,并在调查结束的时候发给每个受试者5美元作为报酬。不过研究者的真正目的是搞一个决策实验。这个实验的机关在于,随着5美元一同发到受试者手里的还有一封呼吁给非洲儿童捐款的募捐信。而这封信有两个版本:
第一个版本列举了一些详实的统计数字:马拉维有三百万儿童面临食物短缺;安哥拉三分之二的人口,也就是四百万人,被迫远离家园,等等。
第二个版本说你的全部捐款会给一个叫Rokia的七岁女孩。她生活在马里,家里很穷,时常挨饿,你的钱会让她生活更好一点,也许能获得更好的教育和卫生条件。
研究者问受试者愿不愿意把一部分报酬捐给非洲。结果收到第一个版本募捐信的人平均捐了1.14美元,而收到第二个版本募捐信的人平均捐了2.38美元。
据说是斯大林说的,“杀死一个人是悲剧,杀死一万个人是统计数字”。这个捐款实验证明统计数字的力量远远比不上一个人,一个具体的人。
取舍这种思维,英文有一个可能更形神兼备的词:tradeoff。两个好东西我不可能都要,那么我愿意牺牲(off)一点这个,来换取(trade)一点那个。Tradeoff是“理工科思维”的起源。
伦敦奥运会组织者给运动员准备了15万个避孕套,竟在开幕仅仅五天之内被用完。腾讯请来梁文道、蒋方舟和阎连科三位文人对此事发表了意见。这三位都是高端文人,根本不计较道德,专门谈审美,甚至还要做一番技术分析。梁说他从来都是公开支持性产业和性工作者。蒋说拥有优秀基因就会花心。阎说中医认为以毒攻毒,性可能也是一个疏通渠道。三人说的都挺有意思,可他们怎么就不算算一万运动员五天用掉15万个,这是每天六次的水平!真正合理的解释是大部分套被运动员拿走当纪念品了。据运动员说,奥运村还真没到性晚会的程度。
请问在以下死亡方式中,哪种是最值得担心的?在海滩游泳被鲨鱼攻击,恐怖袭击,还是被闪电击中?直到911事件让恐怖袭击的戏份突然变大,美国媒体上曾经充斥着鲨鱼攻击的报道。而事实上美国平均每年死于鲨鱼之口的还不到一人 - 从这个角度说鹿比鲨鱼危险得多,死于开车撞上鹿的人数是前者的三百倍!一个美国人在过去五年内死于恐怖袭击的概率只有两千万分之一,而根据《经济学人》最近提供的一个各种死法危险排名,其在一年内死于闪电击中的概率则是一千万分之一 - 闪电比恐怖分子厉害十倍!
(1)用纯天然方法种植的有机农业;(2)保护环境;(3)取消人口控制;(4)让每一个人都吃饱穿暖。可是这四件事不可能同时做到,你必须放弃一个。有机农产品上的农药残余的确更少,但是如果你考虑到有机农业的低产量,其生产一单位食物所消耗的水和地都比化肥农业高很多,综合起来的结果是有机农业更破坏环境。产量低是个致命缺点。事实上在没有化肥的时代,人类养活不了很多人口。

二:别想说服我


大部分人都存在 ‘确认偏误’,即看待任何事物往往是先在内心已经有了结论,然后寻找和结论有关的证据,作者管这个叫 “律师机制”,而理性的机制应该是“科学家机制”。
我认为人类很难摆脱“律师机制”去看待问题,人类的感知系统太丰富,有嗅觉、听觉、视觉、触觉,这些多重的感知系统作用下,再结合自己的以往经历,很容易产生 “确认偏误”。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面试,如果面试官看到应聘者顺眼,那么可能80%,这个人能通过;相对一般人来说,美女和帅哥能更好生存和发展,也可能是这个原因吧。

三:真理追求者


有点第二节确认偏误的延展篇的意思:和别人讨论问题时如果产生分歧,那么总想强行让别人同意或者认可自己的观点,导致讨论到最后双方不欢而散。
想想自己的过往,确实有很多次因为某些和自身利益没什么关系的问题,却和身边的人争得面红耳赤,特别是年轻的时候,总想强行别人同意的自己的观点,导致说了很多不理性的言论,或者说虚伪的争论,随着自己的成长,知识的积累,这一点改了好多。 – 也明白了 ‘对事不对人’ ,‘真诚的讨论问题’ ,想要做到这些并非易事,我想一个前提就是多读书,储备知识,了解的越多越不敢轻易下结论。
书中的观点精选:
诺贝尔奖得主 Robert Aumann 在 1976 年发表了一篇论文 “Agreeing to Disagree”,这篇论文影响深远堪称是传世之作,它说的是:如果是两个理性而真诚的真理追求者争论问题,争论的结果必然是二人达成一致。换句话说如果争论不欢而散,那么其中必然有一方是虚伪的。 If two people have the same priors, and their posteriors for an event A are common knowledge, then these posteriors are equal.

四: 坏比好重要


类似于经济学中的 ‘安全感’ 说法,人们不喜欢恐惧和冒险的感觉,更讨厌失去某些东西的感觉,书中叫 ‘损失厌恶’,所以我们大部分情况都会很关注我们即将失去什么。 关于 ‘损失厌恶’,让我体会最深的莫过于公司的年终奖制度,可以说许多大公司很好的利用了 ‘损失厌恶’ 来激励员工更加努力的工作; 入职的时候 HR 总要和你聊薪资,而好多大公司都是 16、18 (一年发16、18个月的薪水)或者更多薪。而多于12个月的往往都会被当做年终奖金或者绩效奖金发放;这样从应聘者的角度看来,就会潜意识把所有的钱(16/18薪)都当做自己已经拿到了的收入,接下来等你实际参与到工作中,你会发现这些钱不总是全部发给你,要看你的工作表现,即绩效 (KPI)。绩效不好就会从中扣除一部分钱,这会让你感觉到损失带来的痛苦,从而在下一年的工作中更加努力来避免损失。
书中的观点精选:
多伦多大学和芝加哥大学的两个经济学家跑到中国的一个生产电子产品的工厂,拿中国工人做了一次实验。 在一周开始的时候,这个工厂的某些工人被告知,如果你们能完成本周的生产任务,将获得80元的奖金。而另一些工人则被告知,本周你们有80元奖金,但是如果不能完成生产任务,就会失去这笔奖金。 不都是完成任务多拿80块钱么?但是有区别。在第二组工人看来,80元钱已经是自己的了,关键词是“失去”。这里涉及到一个重要的心理学定律,叫做 loss aversion,损失规避。人,总是害怕失去胜过爱好得到。我曾经写过一篇《不买彩票买保险?》说的是类似的现象。实验结果果然不出所料,第二组工人完成任务的情况更好。我不知道这个实验在学术上有什么新意,也许工厂获得的教训应该是全面提高员工工资,然后一旦完不成任务就扣钱。

五: 概率论的 5 个智慧


1、随机
概率论最基础的思想:有些事情是无缘无故发生的。更严格的说,有些事情的发生,跟它之前发生的任何事情,都可以没有因果关系。 理解了概率论的基础思想,我们应该知道有些事情就是偶然发生的,不管它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它都是偶然的,没有必要过度解读。 公司的管理者有种常见的管理模式,就是一旦出错就开始全体反思,制定各种制度和政策,想避免以后发生类似的错误,和他们聊天总会听到:这样的错误以后如何避免。有些错误可以避免,而有些错误就是小概率的随机事件,不值得过度反应的。
2、误差
再精确的实验条件也无法完全避免随机干扰的影响,也就是误差。 多次测量,是一个减小误差的好办法。
3、赌徒谬误
我理解著名的赌徒谬误就是将随机事件理解为了均匀事件,或者公平事件,错误的认为未来的事情会尽量往 “抹平” 的方向走,实际上随机 != 均匀。
维基百科: 赌徒谬误(The Gambler’s Fallacy)亦称为蒙地卡罗谬误(The Monte Carlo Fallacy),是一种机率谬误,主张由于某事发生了很多次,因此接下来不太可能发生;或者由于某事很久没发生,因此接下来很可能会发生。
大数定律: 通俗地说,这个定理就是,在试验不变的条件下,重复试验多次,随机事件的频率近似于它的概率。比如,我们向上抛一枚硬币,硬币落下后哪一面朝上本来是偶然的,但当我们上抛硬币的次数足够多后,达到上万次甚至几十万几百万次以后,我们就会发现,硬币每一面向上的次数约占总次数的二分之一。偶然中包含着某种必然。 似乎赌徒谬误是根据大数定律演变而来的,只不过大数定律中的的大数通常需要很大,并且这个大数具体为多大事不确定。
书中案例摘要:
比如有个笑话说一个人坐飞机的时候总是带着一颗炸弹,他认为这样就不会有恐怖分子炸飞机了– 因为一架飞机上有两颗炸弹的可能性非常小! 再比如战场上的士兵有个说法,如果战斗中有颗炸弹在你身旁爆炸,你应该快速跳进那个弹坑–因为两颗炸弹不太可能正好打到同一个地方。
4、在没有规律的地方发现规律
这些可以理解为一厢情愿的规律,有时候发现自己的一些规律被验证了,就会认为自己发现了规律,其实就是误打误撞。
5、小数定律
小数定律说的是如果样本不够大,那么它就会表现为各种极端情况,而这些情况可能跟本性一点关系没有。 和大数定律类比,如果数据少,随机现象看上去很不随机,甚至还非常整齐,感觉就好像又规律一样。
书中案例摘要:
当初 iPod 最早推出 “随机播放” 功能的时候,用户发现有些歌曲会被重复播放,他们据此认为播放根本不随机。苹果公司只好放弃真正的随机算法,用乔布斯本人的话说,就是改进以后的算法使播放 “更不随机以至于让人感觉更随机”。

六: 一颗阴谋论的心


合理性和可能性:
大多数情况我们考虑某个问题的结论时,合理性会大于可能性-即在自己认为合理的情况下会无意识的忽略它发生的概率大小。这样其实是一种不理性的思考方式。
增加细节会增加合理性,但是会减少可能性;然而我们乐意增加细节,似乎增加了更多的细节能更好的自圆其说,能更好的和内心早已下定的结论想吻合。
书中案例: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丹尼尔·卡尼曼在《思考,快与慢》这本书中总结了人的种种认知偏误,其中有一个偏误,在我看来非常适合说明阴谋论思维的错误。卡尼曼说,假设有一个叫Linda的单身女性,31岁,直率而聪明。作为哲学系学生的她曾经非常关注歧视和社会公正,并且参加过反核游行。根据这些情况,请你评估以下对Linda的种种描述之中,各自的可能性大小排名:
Linda是个小学老师; …… Linda是个银行出纳员; Linda是个买保险的; Linda是个热衷于女权运动的银行出纳员。
结果几乎所有受试者都认为“Linda是个热衷于女权运动的银行出纳员”的可能性,比“Linda是个银行出纳员”更高。但这是不对的!A和B同时成立的可能性小于等于A成立的可能性,这是概率论的常识啊! 如果你答错了,不要自责,因为这个问题就连斯坦福大学决策科学专业的博士研究生都有85%的人答错。卡尼曼最后干脆把其他选项都拿掉,就问受试者“Linda是个银行出纳员”和“Linda是个热衷于女权运动的银行出纳员”哪个可能性更大,仍然有85%到90%的本科生答错。这个错误的原因在于人们搞不清“合理性(plausibility)”和“可能性(probability)”的区别。

健康的经济学


工作重要还是健康重要?
这是本章第一句话,我第一个想到的问题是,我们已经不讨论工作重要还是家庭重要了,而是讨论工作和健康,这个高速发展的社会,人们貌似已经潜意识的把家庭的重要性放到了工作之后;只是不乐意说。
回到书中,作者提倡的是理性的平衡健康和工作的重要性。具体的理性方式是,大概的评估健康风险的概率,和该概率下工作带来的收益,自然高风险会带来高收益。
我认可作者的观点,并且我也能感受到作者隐含的意思是,不要用自己的健康作为努力工作的挡箭牌、老鼠洞。要保持理性思考。
我们每一次出行都冒着交通事故的风险,但我们还是决定冒这个险。因为你要感受旅行或者驾驶带来的乐趣,想想这时你为什么不考虑健康风险了呢,重要的是态度,而不是一味的强调某一端。
一句话:健康的健康经济学是不要用自己的健康作为不努力工作的挡箭牌。
另外作者书中提到:社会经济地位越高的人,越强调工作优先。
案例摘抄:
安全套是妓女的一个重要讲价手段。据伯克利的经济学家Paul Gertler等人针对墨西哥妓女的一项研究,如果“客人”坚持要求使用安全套,那么他就必须在谈好的价格基础上多付10%;而如果他坚持要求不用安全套,则必须多付24%。那些被认为更有吸引力的妓女则可以因为不用安全套而多获得高达47%的收入。
更高的收入意味着更大的风险,但这个风险不是无限大的。Tim Harford 在 The Logic of Life 这本书中提到,平均每800个墨西哥人中,才有一个艾滋病毒携带者。即使是妓女,这个比率也只有1%。哪怕一个妓女运气差到正好跟一个艾滋病毒携带者进行不用安全套的性交易,她因此而被感染的可能性也不会超过2%,而如果双方都没有其它性病,这个可能性甚至低于1%。这么算的话她在一次不被保护的危险性交易中染上艾滋病毒的概率大约是万分之0.125。考虑到她因此而多得的收入,经济学家计算,墨西哥妓女平均每损失一年的健康生命,可以额外获得一万五千到五万美元,相当于她年收入的五倍。
五年收入换一年生命,这就是墨西哥妓女健康风险的价值。也许很多人会认为这个交易根本不值,但中国煤矿工人很可能还拿不到这个价。所谓“健康无价”,其实是不可能的。我们每一次出行都冒着交通事故的风险,但我们还是决定冒这个险。所以对待健康和工作的正确态度,不是一味的强调某一端,而是根据自己的情况作出计算。

核电站能出什么大事

正如我们总是倡导绿色食品,种地不要用化肥,化肥会导致癌症;熟不知我们不用化肥的年代,粮食产品严重下降,有好多中国人都被饿死了。。。而使用化肥会增加癌症的发病率,但不会饿死人。
假如现在有10亿人正在轻微的头疼,如果杀死一个无辜者,10亿人的头疼立即就好,请问杀还是不杀;
这个问题有些极端,并且带有一些主动性,就是杀人需要主动提出来去做。而实际生活中其实好多事情和这个例子很像,只不过由于事态的庞杂,导致 ‘杀小部分人来换取大部分人的利益’ 这样的意图,不是很明显,反而会显得很无奈。
每年死于交通事故的人数以万计,可是从来没有人提议禁止一切汽车。
我想原因是,一方面汽车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乐趣和便利,甚至身份和地位;另一方面交通事故绝大多数都是意外事件,并不是某个司机主动而为之。但不管怎样,大量的统计数据已经表明了交通事故会造成大量的人员死亡,我们还是默选了开车,而不是禁止汽车,换句话说我们默认了这些 ‘牺牲’ 是值得的。
其实我们心里早就默认了必要的牺牲是值得的。
(第一部分完)